搜索
搜索
搜索
img

新闻资讯

News

灰树花的栽培技术(连载)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灰树花的栽培技术(连载)

  • 分类:康舟菌菇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5-03-15 09:53
  • 访问量:

【概要描述】灰树花的栽培技术(连载) 上海康舟技术指导上海农科院高级农艺师蔡令仪 一、概述  灰树花是一种新兴栽培的食药用菌,它的栽培历史才几十年。

灰树花的栽培技术(连载)

【概要描述】灰树花的栽培技术(连载) 上海康舟技术指导上海农科院高级农艺师蔡令仪 一、概述  灰树花是一种新兴栽培的食药用菌,它的栽培历史才几十年。

  • 分类:康舟菌菇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5-03-15 09:53
  • 访问量:
详情

 灰树花的栽培技术(连载)

 

上海康舟技术指导 上海农科院高级农艺师 蔡令仪

 

一、概述

    灰树花是一种新兴栽培的食药用菌,它的栽培历史才几十年。在1941年的时候,日本学者伊藤一雄发现灰树花具有抗癌作用,便从事灰树花的栽培研究,于1974年驯化栽培成功。随着需求量的上升,产量增长很快。如1981年的总产为325吨;1988年为4834吨;1990年为6000吨;1993年为9000吨,呈逐年递增趋势。当时由于国际市场上对灰树花的需求量的急剧增加,我国浙江、河北、四川、福建、云南、上海等地都开始着手这方面的工作。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初着手灰树花的驯化栽培,1982年福建三明真菌所黄年来等在福建黄岗山采到野生子实体,并分离得到菌种;四川省农科院刘芳秀等在1983年采集灰树花野生菌株5株,人工驯化栽培复壮菌株4株;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在1986年、1994年分别从子实体中分离2个纯种,并进行了栽培试验;浙江庆元韩省华等1988年采集到野生种;河北迁西县进行了灰树花的仿野生栽培法。

    日本的栽培方式从室内的温、湿、气、光等设施控制栽培和室外自然环境下栽培两种,现在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基本上是工厂化栽培。我国在上海、浙江、福建等地均有工厂化栽培的试验,但未真正进行规模的生产。就目前来看主要还是利用自然环境生长进行栽培。在上海的大型超市中未见有灰树花的鲜品出售。

 

二、形态特征

    灰树花的子实体有柄或近有柄,菌柄多次分枝,形成一丛覆瓦状的菌盖。菌盖肉质或半肉质,扇形或匙形,宽2-7厘米,厚2-7毫米,灰色。有细纤毛或绒毛,渐变光滑,菌肉白色,厚1-3毫米。菌管淡黄色,管长1-4毫米,管口多角形,每毫米2-3个。孢子印白色,孢子无色,光滑,卵形至椭圆形,5-6x3.5-5微米。菌丝薄壁,多分枝,有横隔,无锁状联合。

三、生物学特性

    灰树花对其所生长的环境条件较为严格,所以我们了解其生态条件尤为重要。我们在栽培时,在管理措施上将温、湿、气、光诸因素协调好,尽量满足其生态条件,以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1. 营养  灰树花属于木腐菌,它的营养基质主要是碳源和氮源二大类。碳源主要为含纤维素、木质素的木屑(阔叶树)、棉籽壳等,它们是构成活细胞中的蛋白质、核酸、糖等必需的元素;氮源主要为麸皮、玉米粉等,氮素是提供合成原生质及细胞结构物质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成分。

2. 温度  灰树花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为5-35℃,菌丝体最适温度25℃左右,原基形成期温度控制在20℃左右,子实体生长温度在19-22℃较好。

3. 水分和湿度  菌丝体在培养料中生长时,培养料的含水量为55-65%,培养室的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子实体生长时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之间。

4. 光线  光线的强弱对菌丝体基本上没有影响,但对原基的形成和子实体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一般在菌丝体生长阶段光照只需在50勒克斯以下,而在原基形成前至子实体生长阶段光照逐渐增强一般光照在200-500勒克斯。子实体生长期的光照强弱是决定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光照不仅能使菇体形、色美观,还能提高香味浓度和肉质的质量,如果光照过弱,子实体颜色浅,并会畸形。

5.  酸碱度(PH菌丝体在PH.5-8.0的条件下都能生长,最适PH值为6.0-7.. PH值在培养料中随着培养的天数而逐渐下降,至子实体生长阶段PH值在4.0-5.5比较合适。

6.  氧气  灰树花是好氧性菇类。对氧气的要求高于一般的食用菌。如果通风换气不好,子实体生长就不理想。所以,在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注意通风换气,特别在室内栽培应该保持空气的新鲜。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产品中心

案例展示

eq

扫码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 © 2019 上海康舟真菌多糖有限公司  沪ICP备xxxxxxxx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