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中国的食药用真菌(药用真菌的简史、现代节药用真菌的概况、药用真菌的展望)
- 分类:行业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4-09-03 14:22
- 访问量:
【概要描述】中国的食药用真菌(药用真菌的简史、现代节药用真菌的概况、药用真菌的展望)1、药用真菌的简史 中药材总数将近1万种,其中植物药最多,占80%以上,其次为动物药占10%,矿物药最少,在1%以上。
中国的食药用真菌(药用真菌的简史、现代节药用真菌的概况、药用真菌的展望)
【概要描述】中国的食药用真菌(药用真菌的简史、现代节药用真菌的概况、药用真菌的展望)1、药用真菌的简史 中药材总数将近1万种,其中植物药最多,占80%以上,其次为动物药占10%,矿物药最少,在1%以上。
- 分类:行业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4-09-03 14:22
- 访问量:
中国的食药用真菌(药用真菌的简史、现代节药用真菌的概况、药用真菌的展望)
1、药用真菌的简史
中药材总数将近1万种,其中植物药最多,占80%以上,其次为动物药占10%,矿物药最少,在1%以上。传统上没有菌物药,而将数量极少的药用真菌归属于植物药内,其历史原因是对真菌的认识与鉴别比较困难;并且对菌物与植物间区别的新认识也还是本世纪内的事。古代对真菌的入药应用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直接用某一种真菌的子实体、菌核等入药,有茯苓、灵芝、僵蚕、木耳、马勃、香菇、冬虫夏草与银耳、蘑菇等20多种,至20世纪60年代药用真菌总数约30种;另一类是经一种或多种真菌在各种基质上自然发酵形成各种曲、酱、酒等用以入药,共约有10种,可称为真菌药物,例如唐代《药性论》记“神曲”,梁《名医别录》记“酱”,距今均逾千年,元代《饮膳正要》中“红曲”距今700余年,清《纲目拾遗》“酒酿”也有近300年历史,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经1900余年,药用真菌有名可查的也仅40多种左右,其中还有些已经失传。
2、现代药用真菌的概况
2.1 近40年来的新品种
20世纪60~80年代从研究灵芝Ganoderma lucidum 的人工培育与应用起,展开了药用真菌的一个明显发展阶段,此期内全国许多省、市都进行药用真菌的研究,新开发已入药的有麦角 Claviceps purpurea(Fr.)Tul、猴头Hericium erinaceus、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亮菌Armillariella tabescens、安络小皮伞菌Marasmius androsaceus等近10种,大多数进行发酵生产,其中以对猴头的固体发酵与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的液体发酵研究较为广泛,此期间还对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猴头等进行子实体人工培育研究。80年代后期卫生部“新药审批办法”颁布后,新药用真菌都定为中药一类新药,有严格的研究开发要求,普遍开发的热潮才开始下降。近十余年来仅3种真菌被正式批准药用,它们是虫草菌生产的“金水宝”、槐栓菌生产的“槐耳冲剂”和黑柄炭角菌生产的“护龄神”。另有几种药用新品种尚在开发中。近40年来药用真菌研究开发的品种几与历史上1900余年来累积的传统品种数量相近,迄今为止据不很精确的统计,我国正式入药的药用真菌总数仅50种左右,常用的还不到30种,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⑴传统品种:由公元1世纪至20世纪60年代前开发并延用至今的品种,如灵芝、银耳、茯苓、虫草等。
⑵近代品种:由20世纪60~80年代中期所开发、经各省卫生、药政部门批准的品种,如猴头、安络小皮伞、亮菌、蜜环菌等。
⑶现代品种:20世纪80年代后期即由“新药审批办法”颁发起至90年代末所开发的品种,由国家卫生部批准药用,如虫草(金水宝等)、槐耳等。
⑷其他品种:已研究证实有药用价值待批准药的品种如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金耳Tremella aurantialba 等。
菌物界Mycosystema估计有150万种,已被描述的约20万种,其中真菌门Eumycota 占相当多数,如按物种估计为40万种计算,已开发入药的种类仅占0.1%~0.01%,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发潜力十分巨大。
2.2 药用真菌的作用
现有药用菌的种类虽然不多,但作用却较广泛,几乎涉及临床许多重要病科。从下列20种药用真菌的主要用途可说明这一点如:大马勃 Calvatia gigantean—外用,灵芝等 — 内服,雷丸Omphalia lapidescens — 杀虫,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抗菌,蜜环菌—血液循环,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 、虫草— 呼吸系,安络小皮伞—心血管,猴头、构菌 Flammulina velutipes — 消化系,灵芝 — 循环系。银耳 — 老年,蝉花 Cordyceps sobolifera — 儿科,麦角 — 妇科,马勃Lycoperdon spp. — 止血,槐耳、树舌 Ganoderma applanatum 、香菇 Lentinula edodes — 抗癌,亮菌 — 消炎等。
3、药用真菌(含真菌药物)的展望
历史进入21世纪,我国药用真菌事业可能从以下两个方面发展。
3.1大力研究开发新药用菌
除传统品种与后来已正式批准药用的种类外,其他已被研究证实确有药效的如裂褶菌、蛹虫草、古尼虫草 Cordyceps gunnii 、金耳、金顶侧耳 Pleurotus citrinipileatus 等40余种,将继续开发待正式批准药用。在真菌门中对低等真菌的药用情况以往所知甚少,现已有所报导,也需进行试探索,而大量高等真菌尤其是木腐菌类过去多作为植物病原真菌来研究,对其药用价值重视不足,很可能是对真菌资源的浪费。此外对有毒真菌的药用研究是非常值得注意的。
3.2 注意药用菌的中药特色,逐步与国际接轨
药用真菌属中药范畴,从理论与应用上都应注意保持与发展中药特色,这在直接应用子实体、菌核入药时间题不大,而在应用菌质尤其是药性菌质和液体发酵的产品时,对成份较完全的浸膏与经进一步提取其有效化学成份或部位供药用的各种方式都应予采纳,它们之间在成份、性质、给药途径、临床效果等某些方面可能会有差别,详细比较后将有助于探索药用真菌的入药途径和生产工艺,也有利于与国际接轨,这是十分重要的。
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药用真菌事业将会有更大发展与提高,当它的种类达百种,或在粘菌、地衣中也开发出药用品种时,将会出现一类“菌物药”,这需要菌物与药学两个学科的工作者共同努力。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