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搜索
img

新闻资讯

News

中医“治未病”典故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中医“治未病”典故

  • 分类:行业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5-06-29 14:54
  • 访问量:

【概要描述】中医“治未病”典故   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中最精湛的论句是“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春秋时期已流传着一些典故,将中医“治未病”理念清晰地表达出来。

中医“治未病”典故

【概要描述】中医“治未病”典故   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中最精湛的论句是“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春秋时期已流传着一些典故,将中医“治未病”理念清晰地表达出来。

  • 分类:行业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5-06-29 14:54
  • 访问量:
详情

中医“治未病”典故

 

    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中最精湛的论句是“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春秋时期已流传着一些典故,将中医“治未病”理念清晰地表达出来。

  话说郑国的神医扁鹊,救治虢国太子的尸厥病,令其死(假死)而复生,一时名声大噪。某天,扁鹊路过魏国,魏文王召见他问道,“听说你家三兄弟都精于医术,你是最好的一个吧?”扁鹊答道,“不是,我是最差的一个。”“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而你的两兄在我国却无人闻其名?”魏文王好奇了。“因为兄长是治人于发病之前,二兄是治人于发病之初,所以乡里都认为他们只能医治一些微不足道的小病。而我治病,是治在患者病情严重时,名气易传,但毕竟是一个下医罢了。”
  后来的医书《千金要方》中有曰:“古人善为医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把箇中道理讲明了。如果一个病人早一点被其两兄诊治,便可轻易地“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了,而轮不到扁鹊事倍功半地劳作了。
  当然,作为传统中医之祖师的扁鹊是自谦,其实他也是个“治未病”的高手,《史记》中有一个脍炙人口的典故,说的即是扁鹊仅需看神色,便可判断齐桓公生死的那件事。(来源:中国新闻网 摘编自大公报 作者:思健)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产品中心

案例展示

eq

扫码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 © 2019 上海康舟真菌多糖有限公司  沪ICP备xxxxxxxx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上海